误发其汗,变上厥下竭者,少阴热也;变筋惕肉□者,少阴寒也。论五果梨汁疏风豁痰;蒸露治内热。
林澜曰:阳受气于胸中,若汗若下,使阳气不足,邪热客于胸中,结而不散,烦热窒汪琥曰:胸中窒者,胸中有物也,下之而不出,以其物在膈上,故宜吐之。不以青龙汤发汗,反以火劫熨背,逼汗大出,火邪入胃,胃热水竭,则烦躁谵语所必发也。
实者,大便结为□满而不得出也。夫枳壳者,损胸中至高之气,二三服而已。
紧反入里,则浮紧变为沉紧,表邪陷入而不散,徙怫郁于心下,故作痞。 若无热汗出,乃少阴阴邪寒饮,真武汤证也。
良由人之气体不同,或从实化,或从虚化也。今初服不惟不解,而反加烦,是表邪太盛。
消谷善饥者,胃火炽盛也;大便反易者,血之濡也;色黑者,蓄血之化也;善忘者,血不荣智不明也,此皆瘀血之征,非至峻之剂,不足以抵其巢穴,而当此重任,故立抵当汤。太阳病,头痛至七日已上自愈者,以行其经尽故也,若欲作再经者,针足阳明,使经太阳病,头痛至七日已上自愈者,以行其经尽故也,谓太阳受病,其邪传行六日,三阳、三阴经尽,至七日已上,三阳、三阴之病日衰,大邪皆去,此不作再经,故自愈也。